关闭

举报

  • 提交
    首页 > 通知公告 > 正文
    购物车
    0

    宁晋总体规划

    信息发布者:李秋国
    2020-06-17 21:15:02   转载

    最新!《宁晋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年)》纲要出炉

    发布时间:2018/12/22 9:07:14来源:宁晋同城网网友

    宁晋县城乡总体规划(2017—2035年)

    纲要(节选)


    规划期限与范围

    本次规划期限为2017-2035年,规划范围为宁晋县行政辖区范围,辖十一镇(凤凰镇、河渠镇、北河庄镇、耿庄桥镇、东汪镇、贾家口镇、唐邱镇、四芝兰镇、大陆村镇、苏家庄镇、换马店镇)五乡(侯口乡、纪昌庄乡、大曹庄乡、北鱼乡、徐家河乡)两区(大曹庄管理区和河北宁晋经济开发区),总面积为1110平方公里。


    城市性质

    石邢衡区域发展重心,邢台副中心城市,以发展新能源、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文化教育为主的生态园林城市。


    城乡发展规模与城镇化

    规划至2035年,全县常住总人口113万人左右,其中城镇人口83万人左右,城镇化水平达到73%左右。中心城区规划期末达到55万人左右,建设用地控制在60平方公里以内。

    城乡总体规划图


    产业发展规划






    1、构建以本地优势制造业为基础、现代服务业为引领、现代都市农业为支撑,三次产业有机融合、互动发展的“4321”现代产业体系。“4”指电线电缆、纺织服装、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四大传统支柱产业;“3”指生物制药、盐化工、光伏新能源三大战略新兴产业;“2”指工笔画、制酒两大文化特色产业;“1”指现代农业这一基础支撑产业。


    2、围绕县城—大曹庄,盐化工—贾家口两大产业发展极核,构建“双极、三廊、三片、多基地”的产业空间布局结构。

    县域产业空间结构图


    综合交通规划


    规划形成“一线两环四横四纵十五放射”的城乡交通骨干网络。融入区域大交通,加强与太行高速东引线的联系,与青银高速构成县域东西向交通主动脉,更好的融入“一带一路”综合交通廊道;加快推进保定—冀豫界高速公路,构建县域南北向交通主通道,加强与北京、雄安及中原经济区核心圈层的快速交通联系。

    县域综合交通系统规划图


    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规划形成“一带、三区、多廊多园”水、林、田、城交融的县域“大水网”,“大绿网”生态空间网络格局。

    县域生态安全格局规划图


    农业生产空间发展规划

    打造京津冀现代农业协同发展先行区,冀中南重要农产品供应基地、冀中南农产品加工基地、黑龙港流域高效节水农业示范区、国家级农产品产地批发市场。规划形成“一心三园四板块”的现代农业发展新格局。

    乡村振兴规划-农业空间布局指引图


    农业生活空间发展规划

    结合宁晋县产业优势,着眼全域布局,以主导产业为带动,以“乡村旅游+生态旅游+工业旅游”为特色的 贾家口镇的“电缆小镇”、大陆村农机小镇和河渠工笔画小镇等。以农业生产为基础,以特色产品、休闲体验、文化传承为主题的鸭梨小镇(苏家庄镇南高李)、蘑菇小镇(四芝兰镇佃户营)、温泉小镇(大陆村镇)宁晋泊湿地小镇(耿庄桥镇孟家庄)、田园牧歌小镇(北鱼乡)等。在全域构建“一星、三线、五彩宁晋”美丽乡村空间格局。

    乡村振兴规划-美丽乡村空间格局指引图


    城镇空间结构

    规划构建“一主三副、‘廿’字拓展、三区联动、多点支撑”的城乡空间结构。


    一主三副:一主指中心城区;三副指大曹庄管理区、贾家口镇、大陆村镇


    ‘廿’字拓展:强化国道G339(原省道S393-郑昔线)、国道G515 (原省道S247-定魏线)、规划省道S234功能轴引导,构建区域发展轴线;


    三区联动:构建县城核心发展区、宁南发展区、宁东发展区三大功能区,分区引导,实现差异化的协调发展。


    多点支撑:其他乡镇根据各自功能区划,统筹发展。

    县域空间结构图


    城镇等级结构

    规划构建“1个中心城区、3个重点镇(区)、13个一般(乡)镇的城乡层级结构。


    城乡等级体系结构一览表

    等级

    名称

    数量

    备注

    中心城区

    中心城区

    1

    即县城

    重点镇(区)

    大曹庄管理区、贾家口、大陆村

    3


    一般(乡)镇

    换马店镇、北河庄镇、苏家庄镇、耿庄桥镇、四芝兰镇、唐邱镇、东汪镇、河渠镇、侯口乡、纪昌庄乡、北鱼乡、大曹庄乡、徐家河乡

    13


    县域镇村体系规划图


    县域各乡镇(区)职能一览表

    城镇名称

    城  镇  职  能

    大曹庄管理区

    宁晋县城市副中心,与中心城区共同打造邢台市新的增长极、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承接平台;重点发展高端农产品加工业、现代生命科学和生物技术产业、现代生物科技农业。

    大陆村镇

    北方农机装备中心,以智能装备制造以及温泉休闲度假、商贸物流等产业为主导。

    贾家口镇

    以电线电缆、服装加工及商贸、研发、农业生态旅游等产业为主导。

    东汪镇

    以电线电缆、服装纺织、奶牛养殖业为主导。

    换马店镇

    河北省高产、高效农业示范基地,以县城职能配套产业及民俗文化旅游为主导。

    河渠镇

    以食品加工、设施农业及文化艺术产业为主导。

    北河庄镇

    以特色养殖、农副产品加工及休闲旅游业为主导。

    耿庄桥镇

    以商贸物流、湿地文化休闲旅游业为主导。

    四芝兰镇

    以特色农业、机械加工及休闲旅游业为主导。

    苏家庄镇

    以军民融合产业、商业贸易、特色农业生产及加工业为主导。

    唐邱镇

    以环保家具制造、服装加工产业为主导。

    北鱼乡

    以高效农业、商贸服务、乡村旅游业为主导。

    侯口乡

    以盐化工配套产业和传统电缆、服装纺织业为主导。

    纪昌庄乡

    以盐化工上游产业、特色种养殖及其加工业为主导。

    大曹庄乡

    以商贸服务业、新型休闲家具加工业为主导。

    徐家河乡

    以生态观光农业、特色种养殖业、农贸交易为主导。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








    规划形成“双核引领、两轴带动、蓝绿交织、五区联动”的空间布局结构。


    双核”是指以北部新城公共服务核心,南部老城公共服务核心;

    “双轴”是指新老城区活力发展复合轴;城市产城融合发展轴;

    “三组团”是指老城区组团、北部新区组团、东部产城融合组团;

    “五区”是指北部新城区、中部现代居住区、南部传统城区、西部高新技术产业园、东部现代产业园区。


    中心城区用地布局规划图

    中心城区空间结构分析图


    构建由公园和绿道相互交织的游憩绿地体系,优化绿地布局,形成“双环多廊多点”的绿地系统结构。

    中心城区绿地系统规划图


    规划重点打造和完善五个特色景观区


    南部传统城区景观风貌区

    秉承延续肌理,历史记忆,控制尺度,加载文化设计理念。以牌坊、状元等文化为主题,以老街为特色,以展示、创意、传承历史服务为亮点,打造集生活、休闲、旅游度假、商业服务、特色文化创意等多功能综合空间。


    北部新城景观风貌区

    打造两个大景观湖,增加公服设施功能,串联东西湖区。强化新城公共核心。提倡现代建筑多样性和通过不同高度建筑组合方式,形成高低错落有致的建筑群,注重传统特色元素融入现代景观风貌,创造个性鲜明、充满活力的形象。


    中部现代居住景观风貌区

    强调现代居住区建筑形式多样性,形成各具特色、景观丰富、便于方位识别的居住风貌特色区,创造环境优雅、充满活力的居住区形象。


    西部高新技术景观区和东部现代产城融合景观风貌区

    坚持高起点、高标准建设现代产业园区,强调绿化的景观和防护作用及其系统性,体现秩序简洁明快、环境清洁优美的风貌区。

    中心城区景观风貌规划图


    近期建设规划


    2022年建设用地规模36.3平方公里。近期人口规模按照33万人计算,人均指标控制在110平方米左右。

    以完善城市功能、改良城市生态环境为目标,重点建设城市北部新区;保护开发水体景观,注重与城市绿地建设的相互衔接,打造特色突出的城市开敞空间和宜居环境;引导高新技术产业向西城区的集聚,以促进现有企业对产业研发、孵化功能的培育,带动西城区整体产业升级。引导新兴产业向宁纺工业组团集聚,形成区域较有影响力的新兴产业基地。

    中心城区近期建设规划图(2017-2022年)


    优化要素配置,保障民生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


    给水工程规划

    中心城区和大曹庄管理区水源采用南水北调地表水、地下水和再生水;盐化工园区水源采用再生水、微咸水、引江水和引岗黄水库水等;其他工业园区水源采用地下水和再生水;其他城镇和农村社区水源均采用地下水。逐步控制自备水源开采,规划最终实现区域集中统一供水。


    排水工程规划

    规划中心城区、城镇和工业园区采用雨污分流制,农村社区则结合实际情况,采用分流制或截流式排水体制。再生水厂结合污水处理厂进行建设。


    电力工程规划

    宁晋用电主要由公共电网输入,部分电力由本地电厂和可再生能源提供。积极发展分布式能源,开展智能电网建设,鼓励发展融合储能技术和信息技术的先进微电网。结合居住建筑、公共建筑等建设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减轻对公共电网的供电需求,提高可再生能源利用比例。

    参照《城市电力规划规范》等规范并考虑“煤改电”电供暖用电,确定远期镇区及农村的人均综合用电指标分别为2500kWh/(人年)和2000kWh/(人年)。


    ➤电信工程规划

    打造新一代高速、移动、泛在、安全的战略性公共基础设施为总体目标,统筹各类通信基础设施的规划和用地布局,满足全光网络和高速移动宽带网络全面深度覆盖的发展需要,有力支撑经济社会发展。完善城际干线传输网、县域骨干传输网以及用户接入网,以现状电信、移动、联通和广电机楼为信息汇接中心,增加2处通信机楼,采用高速光通信和宽带多媒体技术,构建融语言、数据、图像于一体的新一代信息通信网络。

    ➤供热工程规划

    建设清洁环保的供热系统。规划期末,县城、盐化工园区和大曹庄管理区等区域清洁供热率达到100%,集中供热普及率达到80%以上,取缔一切40蒸吨以下燃煤锅炉。各乡镇实现无散煤燃烧取暖。

    中心城区、盐化工园区和大曹庄管理区以现状、拟建的热电联产机组和低品位工业余热作为基础热源并深入挖潜,盐化工园区以在建的大型热电联产供热机组为基础热源,同时,以区域调峰锅炉房和清洁、可再生能源供热方式作为供热补充。

    小城镇和城镇周边区域优先纳入城市集中供热覆盖范围内。对集中供热覆盖不到的区域,按照“宜气则气、宜电则电”原则,发展空气源热泵、电采暖、生物质能、太阳能+空气源热泵,分布式燃气锅炉或燃气壁挂炉等采暖供热方式。


    燃气工程规划

    建设安全可靠燃气供应系统。以长输管道天然气为主要气源,LNG为调峰应急气源,新建若干门站、LNG储配站,形成多源多向、互联互通的燃气输配系统。努力提高燃气普及率:中心城区2035年城市管道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8%以上;县域内各乡镇2035年规划管道天然气普及率达到90%以上。

    以冀枣支线和高—清输气管线为气源,分别供应县域北部、南部各乡镇用气需求,各乡镇(除换马镇、北河庄镇)分别建设天然气门站,通过次高压输气管线引入管道天然气,逐步实现县域天然气管道供应全覆盖。




    打赏捐赠
    0
    !我要举报这篇文章
    声明 本文由村网通注册会员上传并发布,村网通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村网通立场。本文如涉及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在24小时内予以删除!